Tuning Fork
zxzx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hth平台 > Tuning Fork

e content
来源:Tuning Fork    发布时间:2024-06-10 19:27:51

  6月5日,在南昌市青云谱区三家店街道祥和社区侨胞之家,归侨和社区居民一起包粽子,感受节日氛围。

  6月6日,丰城市示范幼儿园举行“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孩子们开展赛“龙舟”、包粽子、画彩蛋、做香囊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活动,喜迎端午佳节。

  6月7日,宜丰县潭山镇居委会党群服务中心组织辖区居民开展包粽子比赛,感受民间传统文化的魅力。

  6月7日,万年县珠田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学包粽子。端午节将至,该县举行多种多样的活动迎接这一传统节日。

  “远方的客人来嘞来咯,先喝三碗茶请你解解渴,畲乡茶好……”端午将至,万物并秀。6月4日,嘹亮的歌声打破了贵溪市樟坪畲族乡樟坪畲族村的宁静,来自南昌大学旅游管理专业的土耳其留学生佳音专程前来体验畲乡端午民俗,热情的畲民唱起了山歌,迎接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

  佳音自小就痴迷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让她有机会来到中国留学,亲身感受中华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今年7月即将毕业回国的她,一直有个愿望,就是到畲乡体验一次端午习俗。

  第一次来到畲寨,佳音既好奇又兴奋。穿上畲族服饰的她,变成了“地道”的畲族姑娘,跟着畲族村民唱起了畲族山歌,跳起了竹竿舞,参观了畲族民俗馆、畲乡菖蒲馆和特色畲族村寨,别具特色的畲族文化,让她沉醉其中,流连忘返。

  位于畲寨山腰上的粽叶基地,一丛丛粽叶青翠欲滴,村民们背着小竹篓采摘粽叶。看到村里来了一名金发碧眼的姑娘,大家纷纷邀请佳音一起摘粽叶、包粽子。“折粽叶、填糯米、放粽馅、裹粽叶、绑粽线,这是包粽子的基本流程,看起来简单,其实需要一些技巧。”在村民的示范下,佳音亲手挑选、采摘新鲜粽叶,第一次尝试包粽子。大家边包粽子边聊天,现场欢声笑语,其乐融融。

  新鲜出锅的粽子和菖蒲蛋一摆上餐桌,佳音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手机,与远在土耳其的家人视频连线,介绍自己新结交的畲乡朋友,分享体验中华优良历史传统文化的快乐。

  佳音说,她很喜欢中国的传统节日,因为传统节日习俗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深厚的文化渊源。今后将努力做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把美好的中国故事讲给亲朋好友听,讲给全世界听。

  “隧道里闷热潮湿,劳动强度大,但为了早日通车,方便山区群众出行,端午假期,我们最终选择坚守岗位,抢抓施工进度。”6月8日,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万安县市界至焦源段公路改建工程枫林隧道施工现场,隧道挖掘、钢筋捆扎、混凝土浇筑等工作有序进行,工人马娇龙一边忙着施工一边说。

  枫林隧道全长2955米,地质条件复杂,围岩自稳能力差、渗水量大,给施工造成不少困难。实施工程人员使用8台水泵24小时不间断抽水作业,采取短进尺、强支护、早封闭、勤量测原则,确保施工进度和施工安全,当前已完成施工2100米。

  据了解,该项目全线小时轮流作业。目前,已完成洞身开挖3458.15米,占总工程量的66%。“我们主动为实施工程单位做好各项服务保障工作,确保项目在节假日不停工,朝着今年8月底全面贯通的目标迈进。”项目首席服务官刘钊说。

  G356湄洲至西昌公路万安县市界至焦源段公路改建工程是我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项目,连接万安、兴国等革命老区。其中,万安境内全长34.2公里,总投资约12.72亿元。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提升沿线万多群众的出行,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6月8日,正值端午假期,位于鹰潭高新区的诚瑞电路有限公司年产180万平方米高精密印制电路板项目现场,325名建筑工人仍在紧张施工。

  钢筋工万师傅身着反光衣,穿戴安全帽和防护手套,正在绑扎钢筋。黄色的安全帽下,万师傅脸被晒得通红,额头上布满了汗珠。他的脸在密密匝匝的钢筋缝隙中若隐若现,手指快速地将一个个扎丝绑到钢筋上,转动几下,扎丝就牢牢系住了钢筋,10秒钟就能绑好一个扎丝。

  “虽然是端午假期,但趁着天气好雨水少多干一点,对保工期很重要。”万师傅和记者说,在工地上,不管干啥工种都需要技术和经验,一边干一边悟,才能把手法练好练快。

  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预计今年10月建成投产,目前正在抓紧施工。“对于建筑工人来说,把活干好是硬道理。”该项目生产经理童志清介绍,工地上不仅有各个工种的工人,还有项目经理、生产经理、安全总监、技术员、安全员、测量员等,大家坚守岗位,为的就是确保项目保质保量按期完成。

  “原来南宋时期就有粽子”“700多年前的粽子形状跟现在的粽子差不多嘛”……近日,在德安县博物馆的展柜前,一群学生好奇地观赏着一对距今已有750年、南宋时期的实物粽子。

  博物馆里那两只古董粽子,是在1988年9月德安县城郊一座南宋砖石古墓考古时发现的。粽子呈菱角形,长6厘米、宽3厘米,粽叶上有苎麻捆扎。“据专家考证,这两只粽子出自南宋时期,距今已有750年历史,是目前世界上考古发现最古老的实物粽子。”德安县博物馆馆长王泽荣介绍,“由于已经严重碳化,它的馅料、味道我们都不得而知了。”

  这两只粽子的发现,为研究南宋时期的饮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对研究当时的食品及民俗有着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展示考古成果,德安县博物馆对包括南宋粽子在内的出土文物进行了三维数字化呈现,游客扫码就能看到3D效果的南宋粽子和相关文字简介,对粽子和其他文物的“前世今生”有更直观的了解。

  粽情映古今。馆内参观者熙熙攘攘,馆外包粽子大赛同样热闹非凡。比赛场上,来自15支代表队的40余名选手整装待发;场下,观众的助威声一浪高过一浪。随着主持人一声令下,众人便飞快地忙活起来。卷叶、填米、压实、封口,一气呵成,不一会儿,选手们的面前就堆起了一座座“小山”。包好的粽子形态各异,有的状似菱角,有的形如倒塔,还有的方方正正,像个小枕头。

  “我们都是周边乡镇的村民,端午节图个热闹。”河东乡桥东社区的参赛选手张翠笑道,“四角的是浙江粽子,枕头模样的多在广西,江西这边喜欢包尖尖的牛角粽,而北方一般是包三角大枣粽。”对老家在吉林的张翠而言,粽子入口,除了糯米的醇厚和粽叶的清甜,更多则是浓浓的乡愁。(唐文曦 通讯员过超)

上一篇:【48812】今天申购:中富电路
下一篇:探访长江经济带安徽篇:八百里皖江奔涌创新潮

 hth体育登录

 资质荣誉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